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观点 | 廖巧云:作为话语命题符号基底的模态符号研究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作为话语命题符号基底的模态符号研究


 


作者简介:廖巧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认知神经语言学、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


廖巧云教授


摘要:本文基于根植认知理论,在对模态符号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对话语模态符号与命题符号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话语的运作,从根本上讲,来自模态符号和命题符号的相互转换;从话语生成视角体现为模态符号到命题符号的转换,命题符号是模态符号的体现形式,而从话语识解视角则体现为命题符号到模态符号的转换。因此,模态符号作用于话语运作的全过程,是命题符号的基底。本研究能够为话语运作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根植认知; 话语运作; 模态符号; 命题符号; 相互转换; 

项目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英语义修辞的文化机制对比研究”(19AYY011); 上海外国语大学重大科研项目“汉外语义修辞话语识解的文化机制对比研究”(2018114027); 

学习文献:廖巧云.作为话语命题符号基底的模态符号研究[J].外国语,2019(5):44-52.    

1.引言

20世纪中期以前,语言符号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命题符号(Pylyshyn 1981)展开的。所谓命题符号,就是人类运用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所表达的命题。更具体地讲,命题符号就是指人类长期以来所使用的像汉语、英语、法语等自然语言以及人工设计的逻辑式等,能构成概念、命题,表达语言字面义的符号;这样的命题符号无法植入到人类大脑里进行认知计算(同上;徐盛桓2018)。随着认知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降,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Lyotard 1984)的影响,人们开始追溯命题的来源,开始关注日常语言的研究,特别关注语言作为主客体互动这一中介的研究,因而出现了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研究的新兴学科(束定芳2018)。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新兴学科从不同角度涉及社会和人的问题,人成为语言使用和研究过程中的主体。

在此大背景下,人们将语言使用放入语言与世界的整体性关系中进行探讨(Rosenau 1992;Jackman 1999),并因此深化了人们对语言使用与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认识,进而影响人们的观念、态度及行为(Langacker 1999:376;Kecskes 2014)。近年来,在认知科学、体验哲学、心智哲学等的影响下,语言研究呈现出了纷繁多元的发展态势。这一多元化趋势带来了语言符号的多种诠释。关于知觉经验怎样转换成形式符号,形式符号又如何对知觉、行动和内省过程等进行表征的问题(Harnad 1990:338-339),一直是语言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根植认知(grounded cognition)理论(Barsalou 2003,2008a,2008b,2010)(详见下文第3节)为追溯命题符号的来源问题带来了新的启示。

本文在分析讨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后现代主义思潮为指导,基于根植认知理论对话语的运作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模态符号和命题符号的关系。

2.模态符号及其与命题符号关系的研究现状

谈到模态符号,人们自然联想到“模态”“模态逻辑”“多模态”等概念。因此,下面对这些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和讨论。

关于模态的探讨主要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即哲学层面的探讨和语言本体层面的探讨。从哲学层面看,模态逻辑所涉及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等相关的模态词都属于哲学概念,涉及的对象世界既包括现实世界也包括可能世界(Leibniz 1969);人们必须对某事是否存在或对某事所涉及的世界是否存在做出决定,而在这样的抉择面前,价值问题与存在问题便成了同一个问题(吴新民2010),反映的是一种可能状态,体现为某种“可能性”。关于模态逻辑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模态三段论(Lukasiewicz 1957)。迄今为止,众多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乃至发展(Johnson1989;Malink 2006,2013);学者们大多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模态三段论含有必然性和可能性特征(周礼全1984)。其实,亚里士多德模态三段论的研究者们无法为其找到一致的解释(Smith1995),这其实从一个侧面说明模态本身存在多种可能性,从而带来话语的不同诠释。

关于模态概念,有不少讨论,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根据吴新民(2010),模态概念是指“模态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表现为一定的认识或观念”;一般而言,模态可分为主观的和客观的两大类,客观模态又进一步分为逻辑模态和非逻辑模态两个类别;“模态与认知、符号功能与逻辑语义等问题”长期为哲学认知所关注(同上)。根据张良林(2010)的观点,模态是指说话者对于自己所说话语的评价,表明说话者对命题内容的相信或信守程度。总之,无论从哲学层面还是从语言本体层面看,模态所表达的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因此,本文认为,模态主要表达某种“可能性”。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本文的模态概念与“多模态”概念(张德禄、郭恩华2013)不同的是,“多模态”是指认识世界事物的不同通道或不同方式,这样的认知结果体现为模态符号。

模态符号,顾名思义,就是表达模态的符号。迄今为止,关于模态符号的讨论不少,说法不一。学界有模态命题之说,据彭漪涟(2004),凡是含有模态词如“可能”“必然”“相信”“知道”等的命题,就是模态命题,可以分为必然命题和可能命题两个大类。根据吴新民(2010),符号就是指“符号意识或者符号行为的现象”,而模态就是指事物或认识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等性质,因此,模态符号就是指意识/行为的可能性。根据张良林(2010)的观点,模态符号主要由情态动词、信念动词、表达愿望或必要性的动词、评价形容词、判断副词等模态指示词表达;常见的显性模态手段包括“模态动词+宾语从句”和形容词或副词两类,其价值判断功能主要体现为客观功能、认知功能和道德功能等(同上),这三种模态功能并没有清晰的界限,不能截然分开,有时甚至存在重叠现象。例如,英语中的must、may、can等情态动词既可用于表达道德功能,也可表达认知功能;例(1)和(2)中的may分别表示道德功能和认知功能。

据格雷马斯(2005),模态符号的价值内容可以分为“欲”“应”“能”和“知”等四类。模态被看作对命题的最高层次的语义组织手段(张良林2010)。模态符号的表达方式可以是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模态符号表达主要包括小句和副词;隐性模态符号没有模态表达(同上)。如下例(3)便是隐性模态符号,表示相信的态度。

(1)You may enter the room when the light goes out.

(2)You may be right.

(3)It’s cold here.

综上所述,“模态”有多种解释,可以是表达模态命题的模态词(彭漪涟2004),可以是指表达或获取信息的不同通道,如“多模态”概念(Baldry 2003;张德禄、郭恩华2013),可以指体现表达主体态度的所有表达(Mishra 2009),也可以指反映知觉过程的“模拟”(Barsalou 2008b;黄家裕2016)概念,等等。模态符号中“符号”的含义,可以指在一个表述中的心理体验,也就是一个符号所具有的意指方面(吴新民2010)。任何话语都是不完备的(廖巧云2011:146-147),任何话语都无法反映表达对象的所有相关信息,其不完备性也就意味着多种“可能性”,从而体现出话语的模态性。

关于模态符号的研究显示,模态符号呈现在两个层面上,即认知心理层面和语言符号层面。认知心理层面的模态符号是指认知者根植于身体经验而产生的心理内容,是认知的载体,是感觉知觉符号的具体体现,是大脑的功能和属性。在语言符号层面,模态符号是态度的“可能性”表达,也就是具体话语的模态符号的体现(Kress&van Leeuwen 2006:160-163)。语言符号层面的模态符号主要体现表达主体对言说对象、听者、环境等相关对象的态度的一种方式,是外在于话语所陈述的事态本身的,即是说,模态符号是外在于命题符号的。就具体话语而言,无论有无态度的具体表达手段出现,都会隐含某种态度,本文将其归为语言符号层面的模态符号。因此,语言符号层面即话语表达层面的模态符号可进一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维度,即显性模态符号和隐性模态符号。

迄今为止,关于模态符号在话语运作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还不多见,特别是命题符号的来源问题,过去的研究鲜有涉及。因此,关于模态符号与命题符号的关系,及其在话语运作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廓清。下面将对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

3.根植认知理论

根植认知理论是巴索洛(L.W.Barsalou)等学者在整合哲学、神经科学、认知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基础上提出来的(Barsalou 2003,2008a)。根据该理论,模态符号(modal symbols)根植于身体的感知通道,是认知的载体;根植认知旨在解释认知者如何将思维根植于自己的身体经验从而产生心理内容,以便获得概念,并进一步获得关于对象的知识,也就是说,根植认知旨在说明知觉的身体究竟是怎样影响自己的思维的,人是怎样利用环境因素进行思维的。根植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模态符号是认知载体,根植于感官。基于模态符号的根植认知是模拟认知;语言符号是认知的基本媒介。人能够应用符号工具认识外界,从事认知活动(Barsalou 2003)。因此,根植认知并不否认形式符号的存在,但认为模态符号是认知活动的核心。

第二,根植认知强调情景性(同上)。认知活动基本上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实现的,环境对知觉及其机制具有塑造作用(Gibson 1979:180-226);在情景认知中,认知者都是利用当下的环境因素辅助自己的思维;认知不是静止而是动态的,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认知活动根植于知觉模式,知觉过程根植于行为活动,行为活动根植于相应的环境。

第三,模拟机制是认知的核心机制(Barsalou 2003)。认知是一个模拟过程;人的推理、语言认知和数字认知等认知活动和过程都是模拟过程。基于知觉符号认知与情景认知(situated cognition)等整合在一起,巴索洛把模拟看作基于具体语境的模拟。人们通过模拟方式获得不同概念的内涵和不同范畴的意义(同上)。

第四,知觉符号具有多模态性与多样性,但对事物的表征是把不同模道的符号整合在一起的整体性表征。模拟能够处理认知与感官知觉的根植关系、认知与情景之间的根植关系(Barsalou2008a,2008b)。在认知过程中,知觉符号根植于味觉模道、听觉模道、视觉模道等多种知觉模道(sensory modalities)中;知觉模拟的认知具有多模道性质,人们会因面对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具体环境而采用不同的模拟方式。在模拟过程中,人们利用知觉符号系统中的不同图式所表征的相应空间信息,经过整合,把不同模道的符号整合在一起从而表征对象。语言的运作依赖于心理表征所构成的心理模型(Carroll 2000:170;徐盛桓2007),具有图式性和整体性。

认知科学研究从早期认知主义的形式符号的计算模型发展到大脑神经回路的“计算”模型。这样一个发展历程给认知科学的新发展提供了思路,其中,巴索洛参照其提出的根植认知理论就是认识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提出了“模态符号是认知活动载体”的假说(Barsalou 2008b,2010)。模态符号植根于知觉,是对人类的感觉、知觉、行为、内省等认知活动进行模拟的结果,即模拟地表征这些认知活动的内容,因此模态符号同大脑神经活动相互融通。这与命题符号无法“植入”大脑的情况形成互补状态。

因此,根植认知理论为我们论证话语运作过程中模态符号与命题符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4.基于模态符号和命题符号的话语构成框架

4.1 话语构成框架

语言认知活动一开始总是从心智里的符号即模态符号转换而来的。语言运用是一个心智过程,而该心智过程中与语言运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感知觉过程(廖巧云、徐盛桓2012);从心智哲学考察,模态符号本质上就是一种感觉符号,体现主体的感觉/感受,是一种“可能性”的体现。无论是认知心理层面的模态符号还是语言符号层面表达某种“可能性”的模态符号,都是话语表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模态符号和命题符号体现话语表达的不同层面和不同维度,但是,模态符号是命题符号能够被赋予意义的核心要素。在话语运作过程中,模态符号属于抽象层面,即认知心理层面,而命题符号属于具体语言符号层面,共同组成话语的意义;模态符号体现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维度,显性模态符号指词汇、句子、语篇呈现出来的形态,而隐性模态符号则是指体现为心理感受的意向态度。

如下图1所示,话语可以体现为命题义和感受义。命题义是由命题符号来体现,而感受义则由模态符号来体现;命题符号和模态符号构成语言符号;语言符号须在语境和意向性作用下通过话语方能表达意义。话语运作过程所包含的话语生成和识解过程,其实就是“模态符号1→命题符号→模态符号2”的“转换”过程。其中,“模态符号1→命题符号”体现话语生成过程,而“命题符号→模态符号2”体现话语识解过程。因此,体现为认知心理层面的模态符号是大脑的功能和属性,而命题符号是表达模态符号的工具/手段。因此,认知心理层面的模态符号转换成具体话语表达后,便成为包含命题符号和语言符号层面的模态符号的具体话语表达。话语识解实际上是由具有具体形态的“命题符号”推导出“模态符号”,不过,在话语识解过程中听话人获取的“模态符号2”与话语生成过程中讲话人的“模态符号1”不一定完全一致。这里的“转换”是一种心理机制,体现为人将外部世界的感觉、知觉、经验转换成大脑里的某种符号(Barsalou 2008b)。

总之,话语是由命题符号和模态符号共同作用的结果;模态符号是人们能够赋予同一命题不同意义/含义的根源,命题符号是由模态符号转换而来;命题符号必须要返回到模态符号,才具有话语意义。也就是说,话语运作,从根本上讲,来自命题符号和模态符号的相互转换。话语都需要依托模态符号,或者说来源于模态符号,而命题符号是话语的表现形式,二者缺一不可。

4.2 模态符号在话语不同层面的体现

在语言运作过程中,模态符号是基底,体现在具体话语的不同层面。从语篇到句子到词汇层面,都能涉及不同的模态表达。从语篇层面看,任何语篇都必须表达一种总的意向态度,而且这一意向态度将作用于语篇运作的全过程,抑或说,任何语篇都体现出一种整体的意向性;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其整体意向性体现为“对人对事不能好坏不分”的道德意向观。从句子层面看,尽管话语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文字表达,可长可短,但通常情况下,句子是话语表达的主要形式,即使只有命题符号的句子,也隐含有表达主体的态度;如,上文的例(1)和(2)属于通过显性模态符号表达的感受义,而例(3)则是通过隐性模态符号表达讲话人的心理感受及感受义。从词汇层面看,很多词汇是自带情感色彩的,在话语运作过程中对这些词汇的选择便能够体现讲话人的态度及情感,如5.2节例(4)、(5)和(7)。

根据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认为,模态符号作为一种感受符号或者“可能性”表达,成为构建话语中人际关系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模态符号是话语运作的基底。

从语言表达层面看,模态符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模态符号能够有效反映表达主体对表达对象的态度。第二,模态符号能够有效揭示表达主体对话语受众的态度。表达方式的选择,如选择疑问句表达陈述句功能,表达主体意欲体现对表达对象或受众的尊重。第三,模态符号能够有效体现语境对表达主体内心感受的影响。从话语识解的角度看,通过分析话语的模态符号,能够揭示表达主体的个人认知状态及对世界的态度,特别是对当下的人、事、物等的判断和态度,并进而揭示表达主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从模态符号的分析入手,有利于把握讲话人的交际意图。

5.话语的模态特质论证

任何话语的运作需要依赖认知过程,特别是体验认知过程;话语的认知性、感受性和意向性是话语运作的重要基础,这在本研究的话语构成框架中都有体现。这些基础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话语的模态特质。

5.1 话语的认知性所体现的话语模态特质

模态与认知过程相伴而行。这一点从体验观(Lakoff&Johnson 1980,1999)和知觉符号理论(Barsalou 1999)可见一斑。认知根植于感官的经验(Barsalou 2010:716-724);认知是基于身体的经验和相关环境因素的耦合过程(Barsalou 1999,2010;黄家裕2016);认知是一个模拟过程(Barsalou 2003)。认知者根据自己的身体经验而产生心理内容,获得概念,获得有关对象的知识(Barsalou 1999);需利用当下的环境因素辅助自己的思维。

在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人们通过模拟方式获得感知感受,由于受制于具体语境,每个人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都存在差异,因此获得的概念内涵和范畴意义便可能不同;这一差异会带来不同的模态体现。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知觉符号是以知觉为依归的(Barsalou 1999:577-660),感觉到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的。因此,人类认知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而且人们的语言表达自然需要从不同侧面体现这样的客观性和主观性(Lakoff&Johnson 1999)。也就是说,语言表达既要强调人类的身体经验性,也要突出人的主观认知性。这样,模态表达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即语言表达总是需要模态符号的。

总之,模态符号是伴随人类认知而产生的;体验认知过程决定了话语模态表达的必然性,那么人类认知的表征也自然具有模态特质。

5.2 话语的感受性所体现的话语模态特质

话语的感受性体现了话语模态特质。话语所表达的是表达主体的心智对表达对象的情况和情境的识解和感受后所得到的认识,也就是认识留在意识里的印象。语言表达特别是其语义表达是由语言使用主体的心智调节的,而调节的机制靠的是人的感受质或意识感受性(qualia)(Lewis1929:124;江怡2009:28)。感受性是有具体对象的心智活动的核心内容,表现为意识感受到对象像什么的样子(what’s it to be like)(Nagel 1974:436)。语言运用是以语言主体的感觉为基础,所以语言表达的是主体的感觉和感受。例如,主体看到老师站在讲台上,就会产生感觉;再以记忆为基础对感觉进行映射,并进行格式塔转换,便可联想或想象老师悦耳的讲课声,这便成为主体的感受。据刘易斯(Lewis 1929),感受质意味着事物的某些可辨识的特质具有某种普遍性,可在不同的经验中被重复体验。例如,看到天上的蓝色,人们会有某种普遍性的感受,如,伤心、宁静、心旷神怡等感受。这些感受体现出多种可能性,因此体现了话语的模态特质。再如,

(4)The ground in the jail is covered with blood everywhere.

(5)There are many flowers in the backyard of the villa.

话语里本身看不到“blood(血)”或“flowers(花)”,但例(4)和(5)这样的表达却能引发“血”或“花”这样的心理现象,即感受义(徐盛桓2011)。不同的人对“花”或“血”的感受可能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如“花”对多数人而言是“美的”,而对花粉过敏者而言则不是。话语的感受义体现出的多种可能性也体现了话语的模态特质。

5.3 话语的意向性所体现的话语模态特质

模态符号是意向态度的具体体现,与意向内容如影随形,因而也带来了模态的多种表现形式。“意识和意向性有一种本质的联系:我们只有通过意识才能理解意向性”(李恒威、黄华新2006)。意识是指认识主体对于外界事物的“关涉”“意旨”或“拥有”(Husserl 1969:168-176)。

意向性由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来体现(徐盛桓、廖巧云2013)。意向内容是主体所要关指的内容,也就是在语言运用中,主体想要表达的内容;意向态度指主体对意向内容抱有什么态度,也就是在语言运用中以什么态度来表述意向内容(徐盛桓2011)。意向态度可以细分为心理估量、心理状态、心理取向等三个次范畴(徐盛桓、廖巧云2013),也就是说,意向态度其实是一种心理现象。在意向性作用下,心智可以指向一个具体对象,并对其表现出相信、喜欢、依赖、憎恶、愿望、赞扬等多种情感。意向性是指人的意向性,而本质上并没有意向性的语言则是被心智赋予了意向性,即是说,“心智将意向性施加于那些本质上并没有意向性的实体之上,方法是将表达心理状态的满足条件有意地赋予该外部物理实体”(Searle 1983:27)。

模态符号是说话者对命题内容在态度上的操作;“人类心智的进化过程将人类设计为有理性的:人类相信他们所应当相信的,也希望他们所应当希望的”(Dennett 1987:33);有什么样的感觉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态度,这样的态度也就决定了表达方式的选择。因此,模态符号成为意向态度的重要语义资源,在许多场合,命题符号不是焦点,而更重要的是模态符号所反映的讲话人态度。例如,

(6)今天天气不错。

(7)Linda is a prickly rose.

在例(6)中,话语说明主体基于对“天气”的感知,从而产生感受,这是意向内容;表达主体选择一种直接叙述的方式来呈现这一感受,体现为意向态度。例(7)中没有显性的模态表达,但却存在模态的心理感受,这便是其中一个维度的模态符号,即隐性模态符号。“rose(玫瑰)”是一种具有美感的事物,但“prickly(带刺的)”则增添了不好的心理感受。而且这是一个隐喻表达,以一种间接的方式表达讲话人对Linda的一种态度。

本节的讨论说明,认知性、感受性、意向性等作为话语的基本特性,均体现了模态特质,依靠这些要素而生成的话语自然也就具有了模态特质。因此,模态符号作用于话语运作的全过程,成为命题符号的基底。


6.结论

本文在总结归纳模态符号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之基础上,对话语运作过程中模态符号和命题符号的关系及其角色关系进行了新的定位。

首先,模态符号是话语表达的一种可能状态,作用于话语运作的全过程。模态符号呈现在两个层面上,即认知心理层面和语言符号层面。认知心理层面的模态符号是指认知者根植于身体经验而产生的心理内容,是认知的载体,是感觉知觉符号的具体体现,是大脑的功能和属性;语言符号层面的模态符号是态度的“可能性”表达,主要体现表达主体对言说对象、听者、环境等相关对象的态度的一种方式,是外在于话语所陈述的事态本身的。后者可进一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维度,即显性模态符号和隐性模态符号;隐性模态符号表达的是讲话人的心理感受,而显性模态符号则是依靠语言中能够表达情感、态度等的词汇、句子甚至语篇层面的具体表达。因此,模态符号作用于话语运作的全过程。

其次,话语运作过程中,话语是由命题符号和模态符号共同作用的结果。话语的运作,从根本上讲,来自命题符号和模态符号的相互转换;从话语生成视角体现为模态符号到命题符号的转换,命题符号是模态符号的体现形式,而从话语识解视角则体现为命题符号到模态符号的转换。任何话语都需要依托模态符号,或者说来源于模态符号,而命题符号是话语的表现形式,二者缺一不可。

总之,模态符号存在并作用于认知心理层面和语言符号层面,作用于话语运作的全过程,成为话语表达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成为命题符号的基底。本文为从认知视角研究语篇提供了新的思路,能为话语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网络科学新闻的多模态语篇研究——共时和历时视角

作者:张艺琼博士

长按图片二维码可以购买图书,购书发票请务必自行备注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包括抬头,税号和接收电子发票的email

多模态警示语的整体意义建构

作者:张丽萍博士

长按图片二维码可以购买图书,购书发票请务必自行备注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包括抬头,税号和接收电子发票的email

多模态语篇的连贯构建研究——以中国英语学习广告为例

作者:孟艳丽博士

长按图片二维码可以购买图书,购书发票请务必自行备注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包括抬头,税号和接收电子发票的email


编者按

参考文献略,欢迎查阅《外国语》2019年第5期纸质原文。

本文编辑:上海理工大学 孙雨

本文审核:吉林大学  王峰

公众号外联:我们优先推广免费的学术会议、讲座、研修等项目。收费项目与商务合作需支持劳务费,请联系dianzishu@126.com 商谈。

长按二维码赞赏语言学通讯

查阅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方法如下图所示


八万学者关注的公众号

语言学通讯

学术观点|专著推荐|读书小札|博士招生|招贤纳士|学术会议|教师研修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